2024年12月25日,泉州一中化学组在学府校区科技楼二楼化学实验教室4,开展了初三常规分组实验——常见金属的性质。实验前,化学老师们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、硫酸铜与铁的反应以及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系统复习,并强调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。
实验中学生们观察了镁、铁和铜等金属在空气中的燃烧。镁燃烧生成氧化镁,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,这些实验直观展示了金属的氧化性质。在硫酸铜与铁的反应实验中,学生们见证了铁片表面逐渐被红色铜覆盖的过程。化学方程式为Fe + CuSO₄ → FeSO₄ + Cu,展示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,能够将铜离子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。学生们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,观察了锌与硫酸的反应,生成氢气和硫酸锌。化学方程式为Zn + H₂SO₄ → ZnSO₄ + H₂↑。而对于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铜,它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。
本次实验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金属的性质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、科学探究意识。学生们在实验中展现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以及面对意外现象时的积极讨论,都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。 这次不仅让学生对金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。学校将继续推动此类实验教学,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
初审:金惠芳
终审:洪江奖
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科技实验中心
2025年1月3日